18.9.12

世界倒轉再倒轉

傳統的世界地圖總是把北半球放在上方,有一說法是在航海時代,當晚上沒有太陽時,人們主要依靠天上的星星分辨方向。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北極星,因為從地球上看,北極星在天上的位置是不變的,故此把北半球放在地圖的上方可以方便計算方位。

不過,凡事總會有例外,傳統總會被突破。

早前收到一張 postcard,是一張倒轉了的世界地圖。所謂倒轉了的地圖,就是把平常所見到北方在上,南方在下的地圖倒轉過來,變成了南方在上,北方在下的地圖。

在位處於北半球的香港,幾乎是不可能找到倒轉的世界地圖 (如果有人知道香港哪裡有倒轉的世界地圖,歡迎通知我)。

而倒轉的世界地圖,在南半球的國家卻是很常見。

紐西蘭是我踏足南半球的第一個國家,在那裡我第一次看到倒轉的世界地圖,聽說是以前有南半球的人,對南半球總是被繪畫在地圖下方心有不甘,於是便繪製了南半球在上方的地圖,結果大受歡迎,更成為南半球國家的特色。

其實倒轉的世界地圖跟傳統的世界地圖一樣準確,只不過是平常習慣了傳統的世界地圖,在閱讀倒轉的世界地圖要多花一點時間理解而已。

有了突破傳統的勇氣,踏上與眾不同的旅程,改變以往看東西的方法,必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世界地圖
中國地圖
英國地圖

30.8.12

呼倫貝爾 - 第六集 (Hulunbuir : Episode Six)

遠走他鄉, 不懂思鄉
只因有太多地方值得留戀

這裡, 有看不見盡頭的路
是充滿鄉村風情的路
綠草如茵, 繁花似錦
牛馬成群, 結隊伴行
釋放了尋覓自由的心

然而, 當再次踏上這條路
風景依然引人入勝
懷著的卻是離別的心情
是回家的時候了

離開, 就是為了回來
等我吧, 美麗的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之旅的第六段影片,是在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片段,配樂是 John Denver 的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24.8.12

呼倫貝爾 - 第五集 (Hulunbuir : Episode Five)

等待出現
比等待消失好
就是這原因
日出更勝日落

天漸亮
馬兒還在睡夢中
四周只有點點風聲
站在木塔頂層
身處荒涼大地
靜心守候日出

直至日出了
卻不情願說再見
只慨嘆物換星移
仍然是永恆不變



呼倫貝爾之旅的第五段影片,是在黑山頭弘吉剌部看日出的片段,最後以室韋日出的片段以50倍快鏡作結,配樂是 Hayley Westenra 的 Never say goodbye。

21.8.12

呼倫貝爾 - 第四集 (Hulunbuir : Episode Four)

大草原裡
無邊亦無際
青綠的草
蔚藍的天
還有稀少的人煙

某年仲夏
有一顆不受束縛的心
逃離了煩惱的地方
踏破鐵鞋
追尋心嚮神往的自由



呼倫貝爾之旅的第四段影片,集合了呼倫湖、室韋、黑山頭一帶的草原風景,配樂是 Hélène Rollès 的 Je t'aime。

19.8.12

呼倫貝爾 - 第三集 (Hulunbuir : Episode Three)

東北方的晨光
驅趕了天上點點繁星
在額爾古納河邊
涼風送來絲絲寒意

霧起了
放眼過去
看似靜止的河水
卻悄悄地向東流去

不久
一道柔和的光茫
從俄羅斯的大地冒出
把廣闊的西伯利亞喚醒
然而室韋依舊寧靜



呼倫貝爾之旅的第三段影片,集合了室韋日出時份的風景,配樂是 Hélène Rollès 的 Je m'appelle Helene。

16.8.12

呼倫貝爾 - 第二集 (Hulunbuir : Episode Two)

細小又不起眼的油菜花
密密麻麻的組成一幅地毯
從公路兩旁舖展到遠方的山邊
微風輕輕吹拂
在田上泛起了淡黃色的波浪
我置身其中
在油菜花的海洋裡自我陶醉
漸漸忘卻了盛夏猛烈的陽光



呼倫貝爾之旅的第二段影片,主要集合了海拉爾與室韋之間公路兩旁油菜花田的景色,配樂是 Hélène Rollès 的 Imagine。

15.8.12

呼倫貝爾 - 第一集 (Hulunbuir : Episode One)

在雨中的跑道上加速
鐵鳥揮去身上的水點
衝上雲霄去
向著我夢寐以求的目的地進發

鐵鳥穿越雲層
在任何時候都是藍天的雲上翱翔
正值盛夏的天空中
積雲和積雨雲聚首一堂
它們上方完全被湛藍的色彩佔據
沒有一點瑕疵
那是最純淨的美

然後白雲的蹤影漸漸消失
迂迴曲折的江河
在無盡的翠綠色平原上盤繞
樸素的村落
星散在富庶的農田之間
為呼倫貝爾之旅展開序幕



呼倫貝爾之旅已經過了一年多的時間,我終於的起心肝集合了在呼倫貝爾所拍攝的片段弄了幾段影片,而這段就紀錄了由深圳寶安機場飛往哈爾濱太平機場的航程,配樂是 The Carpenters 的 Top of the world。

14.8.12

只要走得動,我就會繼續旅行

早前在網上看到一段報導,是講述一位老人 Keith Wright 的故事:

******************************



「他們肯定是超越花甲之年的背包客,卻是不老的旅人。」

Keith Wright:「我已經95歲了。老伴在世時,我一直想去旅行,但她患有慢性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症,所以我們走不開。10年前,老伴去世了,我一個人背起背包,決定出發自助旅行。」

有太多的人退休後整天坐在家裡無所事事。許多人一輩子總是呆在一個地方,只能看看別人的遊記,我覺得這樣有點傻。因為你明明可以走出去親自看看。

我從不參加那種城市敞篷巴士觀光團,因為那種都有固定線路,而我更願意自由活動。旅途中遇到的人,正是我這種旅行方式最棒的收穫。

我希望到100歲的時候(也就是5年後),才需要有看護照料。如果可以的話,我妻子也會樂意用我這樣的方式看這個世界。

只要走得動,我就會繼續旅行!

******************************

現在科技進步,只要在家中利用 Google Maps 便可幾乎環遊全世界,每個城市街頭巷尾的風景都一覽無遺,可是我們卻不能在 Google Maps 上聽到當地的聲音。也許我們可以在 Youtube 或電視的旅遊節目看到當地的風景和聽到當地的聲音,可是卻不能用心去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

而更重要的是,只有自由自在地去亂行亂闖,只有用最原始面對面說話的交流方式,才能最深入的去認識一個地方。

30.6.12

Postcrossing

Postcrossing 網站:http://www.postcrossing.com/

什麼是 Postcrossing? 如何玩?

最近迷上了 Postcrossing 這玩意,簡單來說 Postcrossing 是一種與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人交換明信片的渠道,概念就是當你每寄出一張明信片,便可收到一張隨機由任何一個地方寄來的明信片。如有興趣玩的話,首先當然要到 Postcrossing 的網站註冊,填好 profile 的資料,特別是收明信片的地址,完成後便可以準備寄出你的第一張明信片。在填寫 profile 的資料時,可以在 About you 一欄內,填寫自己喜歡收到的明信片類別,例如我便填寫了我希望收到自然風景、沙灘、湖泊、地圖、國旗、節慶等類別的明信片,那麼別人才能依照你的喜好寄明信片給你。

世界地圖上顯示了寄出和收到的明信片的地方

如何寄出第一張明信片?

在 Send a postcard 的頁面中,當你 request address 後,系統便會隨機抽出一個地址給你,然後便可看到將會收取你明信片的人的 profile,你便可以看看他對明信片的種類有沒有特別的喜好,選擇一張明信片寄給他,至於內容寫些什麼都沒所謂,談談你居住的地方、學業工作、興建嗜好、甚至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也可以。寄出明信片前可以把 postcard 的影像上載到系統,那麼將來便可以翻查寄了什麼 postcard 到哪一個地方,放心,在對方收到你的明信片前,除了你便沒有其他人可以看到明信片的樣子。

在 Sent Postcards 可以看到已經到達、
寄失(60天後仍未送到代表寄失)和寄送中的明信片
記錄中可以看到寄出明信片的目的地分佈

如何得知對方收到我的明信片?

當 request address 後,除了得到目的地的地址外,另外會得到一個 「Postcard ID」,請緊記在寄出明信片前,你是否已經填上這張明信片的 ID,因為當對方在收到你的 postcard 時,便要靠這個 ID 於系統上註冊,這樣才算是完成整個寄出的程序。換言之,就是當對方將你的明信片註冊後,你才會收到其他人寄給你的 postcard。

收取明信片的記錄,可以看到何時收到,寄送的距離和所需時間
這是收到的明信片來自哪個地方的分佈

收到了明信片要怎樣做?

很簡單,當收到明信片後,便可到 Register a postcard 的頁面上,依照所收到的明信片上的 ID 於系統上註冊,填寫 ID 後可不要忘記在下方的空格寫一些東西給寄明信片給你的人。

在這個表中可以看到寄出和收到的明信片的統計

玩法很簡單吧,現在每次收到明信片時都是一個驚喜,在這個電子通訊發達的年代,收到明信片這些實物可說是一件賞心樂事。

每次收到明信片時的心情

14.6.12

再別冰城

黑龍江之冬 (12)

來到黑龍江之旅的尾聲,這天早上到了松花江北岸的東北虎林園欣賞東北虎,這公園的入口要從大街經過一段長長的小路才到,所以在找尋入口都已經花了一點時間。

東北虎林園裡的東北虎不像一般動物園中所看到的懶洋洋在籠中坐著不動的老虎,而是一些在園內自由跑動的東北虎,更重要的是可以坐在園內的觀光車近距離看著這些大貓在雪地上你追我逐。

東北虎
東北虎
白虎
在東北虎林園竟然看見獅虎 (Liger)
白獅

離開東北虎林園,由於已經沒有其他地方想去,於是便回到中央大街遊了一遍,趁還未離開哈爾濱再次到馬迭爾買了一條雪條慢慢吃,在這種寒冷的地方,放在室外的雪條根本不會溶,完全不須擔心雪條會轉眼間溶化而弄到手上而急著把冰條吃掉。

馬迭爾雪條

一邊吃著冰條走到松花江邊,看到很多人都走了落江面上,大部分都是在坐狗拉的雪橇,也有一些人在溜冰。於是我也走到江面上,原本只想看看玩雪橇的人,但剛巧遇上日落,結果我在江面上逗留至夕陽完全落下才離開,以一輪紅日為這次冰雪之旅劃上句號,實在很不錯。

雪橇
我站在松花江上
我站在松花江上
在松花江上看日落

13.6.12

綠皮車上的時光之旅

黑龍江之冬 (11)

在寒冷又漫長的冬夜裡,實在連外出晚飯的意慾都沒有,我像冬眠的動物一樣把自己捲在被窩裡睡覺,睡了整整14個小時。直至第二天清晨,天剛亮便收拾行裝,在旅館吃了一碗熱騰騰的雲吞和水餃,精神飽滿的走到火車站,準備乘火車返回哈爾濱。

在候車室裡,可以看到在金黃色的日出照耀下,一列綠皮車正停泊在月台上,等候著接載包括我在內的乘客,準備前往哈爾濱和齊齊哈爾。綠皮車其實是一個暱稱,是指火車車廂的外殼塗上綠色的車型,而綠色就是非空調車廂的顏色。

當綠皮車遇上日出
這趟列車的乘客不多

這趟列車只提供硬座,也就票價最便宜的一個等級,雖說是硬座,不過座位還是有軟墊的,所以已經比我想像中硬座就等如坐木板還要好。在冰天雪地的地方乘坐非空調的列車,也就是意味著在整個旅程中仿如置身於雪櫃一樣。

硬座就是這樣子
雪櫃中的我

雖然看起來這樣的環境好像很惡劣,但事實並非如此,火車出發不久後,我戴上耳機,重覆的播放著 Ce train qui s'en va (遠去的列車)這一首歌,Hélène Rollès 的甜美歌聲中夾雜著火車正在行駛的隆隆聲,這時我凝視著窗外一片荒蕪的白色世界,感覺就像穿梭時空返到六七十年代一樣,憑空想像一下綠皮車曾經光輝的一段歷史,我倒覺得這是一種體驗,一種享受。

火車途經的一條村落
結冰的車窗 
荒蕪的白色世界

後來到了2012年的5月初,看到新聞報導說所有的綠皮車已經從歷史的舞台上退下火線,從那時起我才知道綠皮車已經成為了真正遠去的列車,更是一去不復返,我便再次肯定當年乘坐綠皮車的經歷實在是難能可貴。

11.6.12

伊春半天遊

黑龍江之冬 (10)

伊春小興安嶺植物園的入口處有一個大牌坊,牌坊下是一條積了雪的大道直通進植物園內。我本以為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下不會見到太多遊人,卻想不到原來有很多老人家都來了這裡散步。

禦寒裝備
很別緻的廁所

植物園內大多都是耐寒的松樹、杉樹和樺樹,在園內的感覺就像在看記錄片中的西伯利亞和加拿大的針葉森林裡漫遊。有別於一般的森林公園,植物園的規模較小,而樹木都是有規劃地分區種植,主要是用作教育和科學研究的用途。

松樹
有些樹已完全落葉

離開了植物園,我徒步返回市中心,路上經過一條冰封的河流,旁邊有一些全是用木材搭成的屋。這裡人煙稀少,感覺比較荒涼,雖然與市中心只有短短數街之隔,但卻與熙來攘往的市中心形成強烈的對比。

伊春市中心邊緣的村落
冰封的河

回到市中心已是正午時份,雖然這天陽光充沛,但完全沒有令人有一絲溫暖的感覺。當經過一家四川菜的飯店時,我被門口餐牌上的水煮牛肉這四個大字吸引,便毫不猶豫的進去吃了一盤滿滿的水煮牛肉。

水煮牛肉比太陽更溫暖

嚴寒天氣下在戶外活動是刺激的,而在室內的地方活動則是一種享受。午後我到了伊春恐龍博物館參觀,雖然這個博物館沒有太大的趣味可言,但急凍了一個上午後,我還是選擇整個下午留在博物館內,認識一下中國東北的恐龍和古生物。

中華鱘化石
恐龍蛋化石
猛獁象骨架

9.6.12

伊春深秋雪

黑龍江之冬 (9)

伊春這個地方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很陌生,伊春是位於黑龍江省中部的一個市,最北處與俄羅斯接壤。伊春亦座落於小興安嶺的核心處,位於溫帶地區和寒帶地區的過渡地帶,所以在這一個地區中同時擁有著溫帶和寒帶的常綠樹和落葉樹,亦因為這個原因,伊春亦有林都之稱,就連伊春的機場也是以林都來命名,而我選擇到伊春的原因,也就是來看樹。

我到達伊春的旅館安頓好後,便打開電視看看天氣報告,在伊春的這一天,氣溫為零下20度至零下14度,不過因為實在太冷,冷得根本分不清零下4度和零下14度到底有何分別。伊春是我到過最寒冷的一個地方,所以心裡覺得可以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下在戶外活動是十分刺激的。

在伊春的一天就住在火車站對面的旅館

因為我在伊春只逗留一天,所以我便爭取時間,從旅館直接乘的士到伊春小興安嶺植物園。植物園距離我住宿的地方只是兩三公里左右,也就是數分鐘的車程。

司機似乎對我這個從遙遠的南方來的客人充滿興趣,第一件事便問我怕不怕冷,還說他自己在上一次接觸過香港人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他很健談,在短短數分鐘的車程裡,一路上不斷介紹伊春的好去處,又談到伊春的春夏秋冬:

「現在(11月中)伊春仍是秋天呢,再過一段日子這裡會更冷。」

「現在不是已經是冬天嗎,我看積雪已經有四五吋厚了。」

「不,現在只是深秋,冬天的時候伊春的積雪最深時可以達到腰間的位置。」

深秋裡厚厚的積雪

對於一個長期生活在結霜也稱得上是罕見現象的南方人來說,聽到這番話後實在無言以對,雖然我對自己的禦寒能力充滿信心,但難以想像如何在一個冬天雪深及腰的地方生活。

在雪地上塗鴉

5.6.12

寒冬夜的火車旅程

黑龍江之冬 (8)

在東方餃子王裡吃飽晚飯後,我揹著背包從中央大街冒著寒風走了三十多分鐘到哈爾濱火車站。中國擁有著24小時不停運作的鐵路系統,特別是大城市的火車站,不論是什麼時間都總是人頭湧湧。

晚上9時多的哈爾濱火車站,仍然熱鬧得很,售票處和候車室的內外都擠著買票和等待上火車的人。雖然天氣很冷,但總是有為數不少的農民工在站外等候著,在寒風下倚靠著那超巨型的麻包袋,手裡棒著剛泡好還不斷在冒煙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麵,大口大口的吃著,似乎天氣再冷也不會影響他們在等待上車的空檔時間填飽肚子,民以食為天,食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還是佔著重要的地位。

這個晚上我乘坐10時22分的K7017次由哈爾濱開往伊春的列車,我在數日前到達哈爾濱時已預先買好了軟臥車票,這次車程約為八個多小時,剛好睡一覺便可到達伊春。軟臥的車廂裡分了一格格的房間,每個房間都有上下格一共四個床位,我跟另外兩位居住在伊春的人同房,他們這天剛在哈爾濱補充了生活的物資返回伊春,而剩下的一位因為在中途站上車,沒有交流的機會。

K7017次,由哈爾濱往伊春
上車後用車票換這張臥舖牌,下車時再換回車票
以確認沒有去錯車站

晚上11時多大家都入睡了,車外是漆黑一片的荒山野嶺,只是間中途經一些車站才有點疏落的燈光。在疾走中的火車上睡覺,搖晃的車廂令人很容易入睡,當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六時多,天亦已經開始變光,再過不久便到達伊春火車站。出站後買了第二天回哈爾濱的車票,在火車站附近的旅館放下行李,便展開在伊春的行程。

清晨的伊春火車站
在日出時便到達伊春

30.5.12

探訪極地動物

黑龍江之冬 (7)

中央大街隔著松花江的對岸,太陽島旅遊區旁有一個哈爾濱極地館。顧名思義,這個館內有很多極地動物看,例如北極熊、北極狼、北極狐、各品種的企鵝、海獅和海豹,以及鎮館之寶的一對白鯨。除極地動物外,也有一些常見的河川或海洋生物。

哈爾濱極地館
中華鱘
白錦鯉
河豚

來到這裡看動物之餘,最特別是可以看一對白鯨的表演,這戰白鯨的表演跟平時在海洋劇場所看到的海豚和海獅的表演大有不同,是兩個訓練員和一對白鯨在一個數米高的大水缸中表演,人鯨隨著音樂在水底中做出不同的動作,最後白鯨還可以從口中呼出氣泡,砌出心形圖案。看著這對可愛的白鯨,實在令人難以想像為何一些劣質的民族喜歡捕殺這些生物。

皇帝企鵝
北極狼
北極狐
北極熊
白鯨
白鯨表演

離開哈爾濱極地館才下午三時多,天色又開始入黑,這天晚上會在哈爾濱乘通宵火車到四百多公里外的伊春市,在上車前的數個小時的空檔,我在哈爾濱市區一家名為哈一百的百貨市場消磨時間,在這個市場裡有一個售賣各種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特產的樓層,主要是鹿茸、木耳、猴頭菇、酒心朱古力、伏特加酒、紅腸、大馬哈魚等,就算不打算買作手信,也值得看看一開眼界。